爱上这段难得的“In-between”时间
圣诞节与新年,就如同中国的春节,在北美是一年中最长的节假日之一。在英语中,有一个特别的词汇用来形容这段时间—“In-between”(中文翻译为“过渡期”)。为何被称为“过渡期”?原因就在于,这两个节日之间仅有短短一周时间。这一周既是一个暂时脱离日常节奏的特殊时刻,却又无法完全放松,让你处在一种难以定义的状态中。
我常常觉得,这一周的安排似乎在冥冥大千世界中有着其独特的用意:因为没有了平常的工作节奏,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与调整的机会。这段时间,就像是一种心理与生活上的缓冲地带,在年终岁末为我们留下一丝喘息与憧憬的余地。
从这个周末开始,我也正式进入了这个“过渡期”。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计划、喜欢思考、喜欢追求目标,喜欢行动的人来说,这段时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,它迫使我重新审视时间的意义。静止的状态常常会让我感到不安,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:这一周应该做些什么?如何在这段“过渡期”中找到自己的节奏?
以往每年这个时候,我会尝试各种方式度过这一周。但是专注于工作却发现效率低下,脑子拒绝干活;完全放空又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,心有不安;这个时候外出旅行,不但到外面处是人,而且通价格昂贵,需要比平时付出更多的费用;安排社交活动又因为冬天过于寒冷而觉得出门真的很麻烦很累人。因此,我慢慢意识到,这段“过渡期”的意义并不在于“做”什么,而在于一种心灵相通的“存在”感。
这种“存在”,不仅仅是围着壁炉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,更是一次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会。它让我们暂时忘记忙碌的计划和任务,心平气和地去单纯体验慢节奏生活的滋味。停下脚步,放下对目标的执念,更加关注内心深处的需求。
昨天早晨,当我看到自己接下来两周空白的日程表时,一种莫名的不知所措感又油然而生,第一反应便是要填充计划。但我随即告诉自己,今年,我决定尝试彻底停下来:停止计划、停止安排、停止处理琐事,停止对未来的过度思考。我想单纯地感受这一年的尾声。
而当2025年的新年钟声敲响时,我期待自己能以最清醒的心态与头脑,重新设定目标,重新开始计划,重新迈出新的步伐。